来源:时间:2021-01-25
各相关部门:
现将《开展消防安全“大起底大排查大治理保定”百日攻坚行动工作实施方案》印发你们,请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认真组织落实。
附件:1.各类市场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清单;
2.各类市场易燃彩钢板建筑隐患排查整治清单;
3.各类市场自我检查评估表;
嘉峪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年1月15日
开展消防安全“大起底大排查大治理保稳定”百日攻坚行动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嘉峪关市消防安全“大起底大排查大治理保稳定”百日攻坚行动方案的通知》(嘉安委发〔2021〕1号)、《关于嘉峪关市消防安全“大起底大排查大治理保稳定”百日攻坚行动的补充通知》(嘉安委发〔2021〕3号)的统一部署,保障产权隶属于国有资产市场消防安全隐患排查精准到位,以点带面辐射各类市场持续加强市场消防安全工作,特制定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确保“春节”、“两会”等重大节会期间不发生有影响火灾事故,确保冬春季不发生较大以上火灾事故,确保所管国有市场消防安全形势持续平稳,确保私有市场、多元化产权市场火灾事故管理良性保持,以强烈的政治站位为制高点,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主动参与管理、积极配合负责的原则,大力加强国有市场消防安全管理力度,防止和遏制火灾事故发生,引导其他各类市场自觉配合百日行动规定动作,积极推进市场火灾隐患排查,全力维护市场消防安全形势稳定。
二、排查范围
(一)国有市场。市市场开发建设服务中心管理的5个集贸市场、1个商城;
(二)其他市场。市场产权私有、个人私有等形式的各类市场。
三、排查内容
严格按照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制定的责任落实、防火巡查检查、火灾隐患整改、培训及宣传、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技防措施、、微型消防站建设、建筑防火、安全疏散、用火用电管理、、消防设施维保、消防水源的、自动喷火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室内消火栓系统、灭火器、防排烟系统、消防用电、电动自行车检查内容进行排查。
四、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本次市场消防安全隐患排查行动的领导,成立嘉峪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消防安全“大起底大排查大治理保稳定”百日攻坚行动领导小组,副局长王海军同志担任组长,其他各班子成员为领导小组副组长,市场开发建设服务中心主任为领导小组首位组长,各科室、中心、监管分局(所)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统筹组织办公室和协调配合办公室,统筹组织办公室设在特设科,具体负责全局安全管理安排计划、组织推进、汇总上报、考核迎检等工作;协调配合办公室设在网络交易与广告监管科,具体负责各类市场消防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的组织协调、信息传递、资料收集、汇总数据及其他日常工作。
五、时间步骤
(一)排查时间:2021年1月20日前,市场开发建设服务
中心、各监管分局摸清各类市场消防安全隐患高风险底数,做到部位准、情况明、点位详、记录细。积极召开市场开办排隐患、查问题约谈会,提升此次行动重视高度。
(二)整改时间:2021年1月30日前,依据已排查风险情
况,由市场开发建设服务中心管辖市场要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认真逐项整改。各监管分局引导其他类别市场开办方自行提出整改预案,可请市消防救援支队进行专业指导,严格落实整改事项、进度时效、验收标准。
(三)巩固时间:2021年2月至4月25日前,持续保持消防安全隐患已整改成果,不断纠错防反弹,切实保障消防安全规定动作不变、查患标准不降、纠正问题不停。
六、排查方式
(一)内部自查。按照“谁收费、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各监管分局动员各类市场开办方严格按照消防安全检查事项进行自查,逐个场所详细登记、建立台账,如实填报自查记录台账,加盖公章提交各监管分局,迅速对自查问题加以整改。各监管分局统一将掌握信息及说明情况(电子版、纸质版)提供至网监科,由网监科统一汇总并向市安委办报备摸排信息。
(二)交流互查。网监科组织各类市场开办方召开市场消防安全隐患排查交流互查协调会,由各市场开办方自行协商组合,形成交流互查联动机制,确定交流互查人员、对接市场、记录交接等流程,达到消防安全隐患问题查得实、经推敲、隐患准。
(三)专家联查。鼓励各市场开办方主动集中或单独邀请消防安全管理专家现场检查,为市(商)场安全工作提出意见,并对整改方面提供技术指导,确定治理标准,补正内部自查、交流互查空白点,增强整改整体效果,规范消防安全管理。
(四)专业督查。引导各市场开办方邀请市消防救援支队不定期对消防安全隐患工作进行实地检查、督查,实施专业部门开展市场日常消防管理、消防设施、安全疏散、预案演练、逃生演习等培训、检查机制,提升消防安全隐患问题整改、管理、落实质量。
七、自查、互查重点任务
(一)市场内门店采用易燃可燃材料搭建的;市场周边搭建棚、房等,影响人员逃生和灭火救援的;
(二)占用防火间距、消防车道、消防车作业面从事经营、停放车辆的;
(三)市场未按原消防设计擅自增加经营摊位的;经营户擅自超摊位经营的;
(四)未按规定设置自动消防设施和消防设施不能正常运行的;
(五)在防火卷帘下堆放物品、常闭式防火门处于常开、排烟口、消火栓、喷淋头、疏散指示标志、火灾应急照明灯被遮挡等影响消防设施正常使用的;
(六)在疏散通道、前室、楼梯、安全出口、窗户等部位堆放物品、设置栅栏等影响疏散的;
(七)室外广告牌影响排烟和灭火救援的;室内装修材料不符合防火要求的;
(八)电器线路未按规定敷设;在市场内吸烟、使用明火和使用电热器具的;
(九)在市场内设置员工集体宿舍的;
(十)在非化工专业市场使用、经营、储存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
(十一)市场无专门的管理机构的,市场管理机构缺乏有效管理,不能及时制止违法违规行为的;
(十二)市场内是否设置微型消防站;设有自动消防设施的是否保持完好有效,是否展开年度消防设施年度检测,是否签订维保合同,属于重点单位的,是否接入物联网;
(十三)市场未落实主体监管责任的;未按照消防部门规定落实整改问题的其他情形。
八、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各部门要做到“三管三必须”,充分认识各类市场火灾防控的重要意义,以加快疫情防控期间市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安定稳定环境为出发点,认清消防安全面临的形势和挑战,强化底线思维,切实做好火灾防控,有效稳控全市各类市场消防安全形势。
(二)强化组织领导。各部门要将此次专项整治行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职责、细化措施,统筹推进各项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在发挥导向、协调作用上想办法、出实招,推动落实各类市场消防安全标准化、规范化运行。
(三)营造良好氛围。各部门要加大消防安全宣传报道力度,发挥管理示范引领作用,努力营造消防安全隐患整治工作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增加公众对国有市场消防安全管理的认同、支持和底蕴认可。各监管分局要充分提高各类市场参与行动的积极性,及时推广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改经验、做法,调动各类市场开办方自觉参与行动工作的能动性,切实把火灾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四)落实工作责任。各部门要强化协调配合意识,形成合力,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重大问题。对排查、检查发现的火灾隐患、整改情况等存在问题,要及时函(抄)告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市消防救援支队,不怕红脸、出汗、露丑,做到火灾隐患的整改有人督促、有人跟踪、有人落实,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各部门将各类市场消防安全隐患起底排查治理工作开展情况、经验做法、取得成效、存在问题,于2021年4月20日前报网监科。
附件1: 各类市场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清单 单位名称(加盖公章) 此次检查共排查单位 家,发现隐患X处,已督促整改X处。 |
||||||||||
序号 |
单位场所名称 |
地址 |
联系人及电话 |
基本情况 |
检查时间 |
存在隐患 |
整改措施 |
整改时限 |
整改 责任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此表随各部门消防安全评估报告,于1月25日前报安委办。
附件2:
各类市场易燃可燃彩钢板建筑隐患排查整治清单
序号 |
单位名称 |
地址 |
联系人及电话 |
使用性质 |
易燃可燃彩钢板面积 |
检查时间 |
存在隐患 |
整改措施 |
整改时限 |
排查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各类市场自我检查评估表 各类市场(加盖公章) 市场消防安全责任人(签名): 检查人员(签名): 检查日期: 年 月 日 |
||
类别 |
子项名称 |
存在问题、整改措施、责任人及完成时间 |
消防安全管理 |
责任落实 |
|
防火巡查检查 |
||
火灾隐患整改 |
||
培训及宣传 |
||
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 |
||
技防措施采用情况 |
||
微型消防站建设 |
类别 |
子项名称 |
存在问题、整改措施、责任人及完成时间 |
建筑本质消防安全 |
建筑防火 |
|
安全疏散 |
||
用火用电管理 |
||
消防设施维保 |
||
消防水源 |
||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
||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
||
室内消火栓系统 |
||
灭火器 |
||
防排烟系统 |
||
消防用电 |
||
其他消防设施 |
检查内容 |
检查方法及要求 |
检查情况 |
|
责任落实
|
组织建设 |
查阅单位消防安全管理组织机构的文件资料。对照文件随机抽查3人,检查对消防安全职责是否清楚。 |
|
工作职责 |
查阅单位对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职责和权限予以明确的正式文件,并在单位明显位置进行公示。 |
|
|
经费落实 |
查阅年度工作与消防有关的经费拨付审批情况。 |
|
|
兼职消防管理人员 |
查阅单位对公共建筑各楼层(住宅小区各建筑)兼职消防管理人员的任命和职责、权限予以明确的正式文件。查阅2个楼层(建筑)兼职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对自身职责了解情况。 |
|
|
自动消防设施操作人员 |
通过系统查看消控室值班人员登记情况,现场抽查当日值班人员,查看值班人员与注册持证人员是否一致,是否了解消控室火灾处置程序和建筑消防设施维护检查要求。注册持证上岗人员是否大于等于6人。 |
|
检查内容 |
检查方法及要求 |
检查情况 |
|
责任落实 |
消防工作档案资料 |
对照61号令消防管理档案内容,现场检查档案建立情况。 |
|
火灾及内部处理情况 |
查阅单位内部火灾及处理情况资料。场所 |
|
|
制度建设 |
查阅单位是否针对本单位实际制订相关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制度和规程符合的实际,不存在缺项漏项的,并随单位的发展变化及时修订,重点岗位人员能熟练掌握相关制度和规程,消防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装订成册悬挂上墙或在单位内部公共区域进行公布。 |
|
|
防火巡查检查 |
防火 |
查看连续1周防火巡查记录以及相关文件、资料。重点检查是否按要求填写,不存在补填、弄虚作假的情况。 |
|
防火 |
查看2个月防火检查记录以及相关文件、资料。重点检查是否按要求填写,不存在补填、弄虚作假的情况。 |
|
检查内容 |
检查方法及要求 |
检查情况 |
|
火灾隐患整改 |
消防机构检查发现 |
对照消防机构检查问题清单,逐项进行核查。查看对消防机构检查发现的火灾隐患及时进行整改;对切实难以整改的火灾隐患未制定整改计划、明确整改责任人、时限、落实整改经费,并在隐患整改期间落实防范措施。隐患整改相关工作记录、档案规范、完整。 |
|
巡查检查发现 |
查看相关文件资料、现场进行检查。重点检查对巡查、检查及各级检查发现的火灾隐患及时进行整改,并在隐患整改期间落实防范措施。隐患整改相关工作记录、档案规范、完整。 |
|
|
培训及宣传 |
年度培训和新员工岗前安全培训 |
查阅本年度消防培训记录及影像资料,查看相关资料是否真实,人员有无签字。一般单位每年进行一次培训,公众聚集场所每半年进行一次培训。新员工上岗前进行消防安全培训。现场提问普通员工2人、保安员1人。员工熟练掌握“一懂三会”工作要求 (懂基本消防常识、懂消防设施器材使用方法、懂逃生自救技能,会查改火灾隐患、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组织人员疏散)要求的,与岗位工作联系紧密,做到融会贯通。 |
|
检查内容 |
检查方法及要求 |
检查情况 |
|
培训及宣传 |
内部消防安全宣传氛围 |
现场检查、查看相关播放记录。:场所明显位置有消防安全提示标识;消防设施标识化管理到位;场所内楼宇电视、宣传大屏、LED等宣传媒介消防宣传内容占比大于25%。 |
|
灭 |
预案制定及人员职责 |
现场相关台账资料,随机提问预案中相关小组负责人。消防安全疏散及灭火演练预案或预案实际相符,相关人员工作职责清除。 |
|
日常演练工作开展情况 |
查看相关工作记录、影像资料。按规定开展灭火演练,相关资料详实,演练针对性强。参加演练员工达本单位员工50%以上。 |
|
|
技防措施 |
物联网建设情况 |
实地及系统查看。火灾自动报警远程监控系统,消防水池、水位监控系统,消火栓、喷淋压力监控系统,消防控制室视频监控系统,除建筑(场所)无相关系统外,其他设施全部接入相关监控系统的。 |
|
检查内容 |
检查方法及要求 |
检查情况 |
|
技防措施 |
联网型独立感烟探测器设置情况 |
实地及系统查看(无火灾报警系统公共场所)。所有火灾易发及有人员停留区域均安装感烟探测器,且探测器均在线。 |
|
微型消防站建设 |
制度及硬件建设 |
现场检查。微型消防站人员超过6人,且平均年龄小于40岁,消防站有固定办公和消防器材存放点,与辖区消防站能够互联互通。 |
|
日常工作情况 |
查看相关台账资料。相关制度健全上墙,日常训练及演练工作记录准确。 |
|
|
现场演练情况 |
随机拉动测试。人员3分钟内到达起火点,5分钟内形成有效灭火组织,现场指挥人员工作指挥得当。 |
|
检查内容 |
检查 |
参考标准 |
检查及测试情况 |
||
建筑防火 |
防火间距 |
对建筑周边全部进行检查 |
建筑周边防火间距应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相关要求,严禁建筑防火间距之间加盖建筑物、构筑物。消防车道应保持畅通,消防车道净宽度、净高度不得小于4米;消防车道及消防车作业场地无堵塞占用,周围未设置影响消防车通行及应急救援展开的障碍物。 |
|
|
消防车道 |
建筑消防车通道应按《消防救援局关于进一步明确消防车通道管理若干措施的通知》对消防车通道沿途实行标志和标线标识管理。 |
|
|||
易燃易爆 危险品管理 |
对相关区域进行逐项检查 |
生产、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场所,不得与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并与居住场所保持安全距离。人员密集场所不得违反消防安全规定,使用、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 |
|
||
特殊场所位置及分隔 |
对建筑内场所进行全数检查 |
儿童活动场所,老年人照料设施,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医院和疗养院的住院部分,会议厅、多功能厅等人员密集场所、民用建筑内附设仓储等布置应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相关要求。 |
|
||
检查内容 |
检查 |
参考标准 |
检查及测试情况 |
||
建筑防火 |
重点设备用房位置分隔 |
对建筑内相关场所进行全数检查 |
消防水泵房、消防控制室、空调机房、防排烟机房、锅炉房、柴油发电机房、变配电用房等设置位置及防火分隔应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相关要求。 |
|
|
防火门 |
随机抽取4樘检查 |
防火门顺序器、闭门器、玻璃亮子等应保持完好。常闭式防火门应在平时保持关闭状态,严禁使用木楔等物品,阻碍防火门关闭。 |
|
||
防火分区 |
抽取建筑2个防火分区进行检查 |
防火分区分隔设施应保持完好,重点检查管道穿越区域、吊顶上部是否按规定进行严格封堵。每个防火分区至少对1樘防火卷帘自动、手动下降功能进行测试,查看是否能够下降到位。 |
|
||
内部装修 |
检查设有人员密集场所楼层 |
场所内严禁使用易燃、可燃材料进行装修;严禁悬挂塑料假花、树叶等装饰材料;装修工程不得遮挡安全出口、消防设施;不得改变原有消防设施布局,确需改变消防设施布局的。 |
|
||
检查内容 |
检查 |
参考标准 |
检查及测试情况 |
||
安全疏散 |
安全出口 |
对所有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全数进行检查 |
安全出口数量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等要求,疏散门应向疏散门方向开启,安全出口不得锁闭、封堵。 |
|
|
疏散通道 |
疏散通道应保持畅通,内部严禁堆放杂物、摆摊设点。疏散通道内应设置可开启外窗或机械排烟措施。 |
|
|||
疏散楼梯 |
疏散楼梯内应采用不燃材料进行装修装饰,不得敷设地毯、地胶,安装木扶手。疏散楼梯能不得设置控制人员通行的栅栏门。 |
|
|||
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标志 |
检查1个楼层 |
在夜间切除楼层供电总电源,检查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标志是否完整好用,照度能否满足人员通行需要。 |
|
||
用火用电管理 |
油烟道 |
检查相关记录 现场检查 |
油烟道应每季度进行一次清理,现场检查油烟道,应保持清洁,不应有油垢沉积。 |
|
|
操作间防火分隔及器材配备 |
使用明火的厨房应采用实体墙及防火门窗进行分隔。操作间内每2个灶台应配备2具灭火器、1块灭火毯。 |
|
|||
检查内容 |
检查 |
参考标准 |
检查及测试情况 |
||
用火用电管理 |
燃气管路 |
查看 资料 |
每月对燃气管路完好情况进行检查,对应急切断阀进行测试,并做好相关记录。 |
|
|
变配电室 |
现场 检查 |
建筑主变配电室内应设置气体或超细干粉灭火系统,系统应保持完好有效。其他层变配电室门口便于取用区域,应配备2具5公斤干粉灭火器。 |
|
||
电气线路 |
查看 资料 |
应委托持证的电工每月对电气线路完好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并做好相关记录。 |
|
||
消防设施维保 |
维保单位职责落实 |
查看维保合同及本季度维保记录 |
设有自动消防设施的单位应委托维保单位进行维保,并签订维保合同。维保单位应每月出具维保记录,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人应了解维保单位每月提出的隐患,并研究整改措施。 |
|
|
维保单位意见落实 |
现场 检查 |
单位对维保单位提出的隐患,应配合维保单位制定隐患整改方案,并在一个月内整改消除。 |
|
||
检查内容 |
检查 |
参考标准 |
检查及测试情况 |
||
消防水源 |
室外 消火栓 |
现场检查,并查看相关维护记录。 |
建筑周边室外消火栓应有清晰标识,消防控制室或值班室应张贴室外消火栓位置图,配备能够开启室外消火栓的专用工具和水带水枪等消防器材。实地抽查1个消火栓,消火栓应保养到位,无漏水等情况,通过室外消火栓出水,充实水柱不应小于13米。 |
|
|
消防 |
现场 检查 |
消防水泵房应保持干净、整洁、通风、无杂物,管道阀门开启状态正常,且悬挂提醒标识。消防水池应处于满水状态。应急灯动作后,能满足正常使用工作照度。消防泵控制柜应处于自动状态。逐一启动消防泵,查看工作状态是否正常。 |
|
||
屋顶 |
现场 检查 |
水箱间应保持干净、整洁、通风、无杂物,管道阀门开启状态正常,且悬挂提醒标识,气压水罐、电接点压力表压力不应小于0.15MPa。消防水箱应处于满水状态,水箱内储水温度不低于5摄氏度。应急灯动作后,能满足正常使用工作照度。稳压泵控制柜应处于自动状态。 |
|
||
检查内容 |
检查 |
参考标准 |
检查及测试情况 |
||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
末端试水装置 |
现场检查最高楼层末端试水装置 |
末端试水压力不应低于0.15MPa,开启末端试水阀,压力表显示压力不得低于0.05MPa,放水5分钟内,压力表压力应有明显增加。 |
|
|
湿式 |
现场 检查 |
阀门开启状态正常,且悬挂提醒标识,水力警铃及压力开关应外观完好,阀前、阀后压力表应基本保持一致。开启试警铃阀,喷淋泵应在90秒内启动。 |
|
||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
报警主机 |
现场 检查 |
报警主机应工作正常,不应有故障报警,打印机应处于工作状态。对主机进行自检操作,声光报警功能应正常。 |
|
|
报警触发装置 |
现场随机测试 |
随机测试2个感烟探测器、1个手动报警按钮,相关信号应能传输至消防控制室。 |
|
||
消防电话 |
现场随机测试 |
在水泵房或风机房使用消防电话与消控室进行通话,通话声音应清晰无杂音。 |
|
||
报警装置 |
现场检查一个楼层 |
接受到报警信号后,消防控制室应将报警主机转为自动状态,查看声光报警是否正常,是否联动相关设备。 |
|
检查内容 |
检查 |
参考标准 |
检查及测试情况 |
|
室内消火栓系统 |
消火栓 组件 |
现场检查1个楼层 |
消火栓箱内水带、水枪等组件应完整。消防水带应干净、便于使用,与接口间应采用铁丝等扎捆结实,不应使用卡箍。在建筑首层,利用室内消火栓出水,查看充实水柱是否大于13米,水质是否清澈无杂质。 |
|
最不利点压力 |
检查水箱间试验消火栓 |
利用室内消火栓出水,查看充实水柱是否大于13米,水质是否清澈无杂质。 |
|
|
消防软管卷盘 |
现场检查1个楼层 |
利用软管卷盘出水,查看软管卷盘是否有卷结、漏水情况发生。 |
|
|
灭火器 |
数量 及间距 |
现场 检查 |
每个点位灭火器不应少于2个,且应放置在灭火器箱或挂钩上。每组灭火器点位的间距不应大于30米。 |
|
完好情况 |
随机检查4具灭火器,查看铅封、胶管、钢瓶是否完好,压力表是否指向绿区,灭火器是否在有效期内。 |
|
||
检查内容 |
检查 |
参考标准 |
检查及测试情况 |
|
防排烟系统 |
风机 |
现场 检查 |
风机房应保持干净、整洁、通风、无杂物。风机配电柜应处于自动状态。手动启动风机,查看动作是否正常。 |
|
送风口 |
抽查前室和楼梯间 |
检查常闭式送风口启闭是否正常,送风口开启后,消防控制室有无反馈信号。消控室远程启动送风机,查看送风口是否有风。 |
|
|
排烟口 |
抽查1个楼层离风机最远处排烟口 |
检查常闭式排烟口启闭是否正常,排烟口开启后,消防控制室有无反馈信号,是否能在现场进行复位。消控室远程启动排烟风机,将A4纸放置在排烟口处,查看能否将纸张吸住。 |
|
|
消防用电 |
自备柴油发电机 |
现场 检查 |
查看柴油发电机组件是否完整,发电机启动电池是否处于正常电量。发电机储油间柴油是否储量是否正常。启动发电机,查看发电机工作是否正常。 |
|
双电源切换装置 |
设双路供电线路的场所,配电箱进线端均应带电。柴油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的,启动柴油发电机后,配电箱进线端均应带电。手动切换到第二路电源,启动消防设备,查看能否正常运行。 |
|
||
检查内容 |
检查 |
参考标准 |
检查及测试情况 |
|
电动自行车 |
停放充电场所 |
现场 检查 |
住宅小区应集中设置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并配备消防器材。 |
|
电动自行车管理 |
现场 检查 |
电动自行车应集中管理,严禁出现“人车同屋”“进楼入户”“飞线充电”等违规行为。 |
|
此表由各类市场于1月20日前向辖区消防救援大队及行业主管部门上报。各部门开展现场抽查时,可参照此表内容进行检查。
甘公网安备
62020102000100